(北斗网讯 特约记者黄娴 记者李玲丽)2011年9月5日至9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ICG)第六届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由日本政府主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意大利、马来西亚、尼日利亚、阿联酋等国,FAI(国际航空协会)、ITU(国际电信联盟)、COSPAR(空间研究委员会)、BIMP(国际度量局)、IERS(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IAG(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GS(国际GNSS服务)、FIG(国际测量师联合会)、EUREF(制图和大地测量的联邦机构)等与卫星导航服务和应用有关的国际和区域组织,联合国外空司的代表,以及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应用专家等共2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大会参会规模和范围均超出历届大会。中国派出了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及其下属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外交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交通运输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电子科技集团、北京环球信息应用开发中心、中国驻日使馆等部门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斗导航科技公司等院校和企业的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共34人出席了会议。
9月4日,ICG召开了预备会。9月5日,ICG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日本作为东道主,首先介绍了日本准天顶系统和天基增强系统的研发进展情况,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印度等政府代表分别介绍了GPS和广域增强系统、GLONASS及差分修正和监测系统、伽利略及地球同步导航覆盖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区域导航系统和增强系统等系统的发展情况,展示了各系统的组成架构、技术特色、系统状态、后续计划和相关政策,充分体现出世界卫星导航正从单一系统迈入多GNSS系统并存的时代。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作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展”的主题报告,从发展路线、系统组成、建设进展、应用情况、国际交流、政策举措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北斗系统建设、应用和发展,同时也对各国代表明年到北京参加ICG第七届大会表示欢迎,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
本届大会设置了GNSS展览区。北斗系统展区通过“历程、发展、展望、期待”四个篇章,介绍了北斗系统发展历程和系统特点,展示了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成果,表达了国际交流开放合作的姿态和意愿,描绘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愿景,展望了北斗未来对全球卫星导航的重要贡献。
未来几天,大会还将陆续召开供应商论坛以及兼容与互操作(WG A),服务性能提升(WG B),信息分发和能力建设(WG C),参考框架、授时和应用(WG D)等四个工作组会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是联合国外空司倡导成立的政府间非正式组织,旨在推动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应用,已逐步成为世界卫星导航领域交流、协调与合作的多边平台,日益得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各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自2006年以来,ICG每年举办一届大会,并召开多次供应商论坛和工作组会议。
ICG-6大会合影
ICG-6全体大会会场全貌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作大会报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区
Development of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