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雨燕非洲“度假”,这次带了“北斗行李箱”!
每年夏天,专业人员集中在颐和园开展北京雨燕保护研究,对北京雨燕的体重、体长、头喙长等各项身体数据进行精准测量和详细记录。北京雨燕的规律回巢行为,能够侧面反映出其在相对稳定的栖息环境中实现了持续繁衍。去年,16只北京雨燕背上了轻便的“北斗定位小书包”,终端每两小时回传一次位置数据,可以具体精确到街区、公园等地点。今年,研究人员有幸回收了其中的两只,对鸟类环志等研究大有帮助。
借助北斗等新科技,近年来人们对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逐渐明晰:北京雨燕每年春季从非洲南部出发,历经1.6万公里的长途跋涉,跨越亚非两大洲,于4月中旬抵达北京,在北京的古建筑、现代桥梁、仿古建筑等高地筑巢、繁殖,待雏鸟长大,又在7月中下旬踏上万里征途。
北斗+5G“上岗”守护湖北恩施鹤峰重要大桥
近日,位于湖北恩施鹤峰县城区的麂子峡大桥首套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完成安装调试,北斗高精度定位与5G超低时延传输技术“上岗”。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设备能捕捉毫米级的形变,误差可控制在毫米以内。系统搭载的AI预警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能提前预判桥梁结构性风险,为应急处置赢得时间。”
此外,相关单位正计划在湖北恩施鹤峰县城区重点桥梁——麂子峡大桥、溇水河大桥、中村大桥部署物联网监测终端,构建包括荷载应力、位移形变等12项核心指标的24小时智能感知网络。目前,首阶段设备安装已接近尾声,预计8月底全面投用。
河北廊坊:北斗加持,筑牢汛期通信防线
进入汛期以来,中国移动河北廊坊分公司围绕科技防汛,运用新技术,将无人机、对讲机、5G应急通信车等技术装备转化为抗汛利器,在线路抢修、应急调度、信号保障等场景构建全链条保障能力。
在抗洪抢险一线,搭载北斗定位功能的对讲设备不仅能实现跨区域实时联络,更凭借多级调度、精准定位等功能,让应急行动更高效。面对“断路、断网、断电”极端场景,廊坊移动推出北斗短信应急服务,为用户提供北斗短信服务,用户在户外无网络时可通过支持北斗短信功能的手机收发应急短信,向家人报平安、向救援方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