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电网北斗地灾综合监测终端在广东挂网运行,为数字电网建设和电网防灾减灾开拓了新路径。
据悉,该设备采用电鸿系统,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通信、AI识别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通道内山火、外力破坏、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导线张力及温度等情况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该设备通过北斗高精度服务对线路杆塔实现毫米级位移监测,通过360°全景图像和AI识别分析功能达到远超肉眼观察和人为测算的准确度,再通过5G网络实现数据实时响应,解决了传统监测方式无法长期稳定自动化工作的问题,降低了人工盯守的高额成本,转变了“灾后抢”的治理模式,为救灾信息调度和资源分配提供了数据支持。
目前,该设备已经在肇庆供电局220千伏鼎东乙线投入使用。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条跨越珠三角环线高速的重要线路,通道环境复杂,适合北斗地灾综合监测终端‘大显身手’。”
“以前输电通道巡视作业需要带好几组设备,翻山越岭,而且还受天气影响,很不方便。”工作人员介绍道,“有了这个监测终端,所有数据都能在线回传,一旦数据异常,系统立刻触发预警。”相比常用的人巡、机巡手段,北斗地灾综合监测终端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多维立体式监测,大大提升了巡视效率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