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万象更新。今天是第47个植树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当我们挥锹培土、播种希望,苍穹北斗正以科技之力守护着绿色生机。北斗高精度和短报文服务正逐渐融入到植被保护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北斗是如何让植树和护林变得更智能、更高效。
“生态兴则文明兴。”随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加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而基于北斗的林业终端,可以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和上报,科学管控实现“数字林场”。
基于北斗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记录系统,能够结合北斗的定位功能,为护林员等提供详实有效的数据。近几年,各地逐步为护林员配备了“北斗巡护终端”。护林员通过终端,可以快速地将森林火灾、病虫害及森林资源是否存在破坏等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和上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通过基于北斗的巡护资源监管系统,可以掌握每块林地的情况,真正实现科学巡护、管理森林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为100名一线护林员配备了智能手持终端设备。这些设备集成了北斗定位、实时通讯和巡护轨迹记录等功能。护林员在日常巡护过程中,可通过终端实时上报林区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能够迅速反馈现场画面。指挥中心则能够依据定位对护林员进行精准调度,实现高效指挥。
广东省3万余名护林员配备北斗巡护手持终端巡山护林,他们的实时定位信息、巡护轨迹信息可在系统中进行一键式调阅、实现一键式通讯。当地共建有634个森林火险监测站,可实时监测森林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为森林火险的预测预报提供支撑。
完达山深处,工作人员带领青年志愿者监测树木虫害情况,运用北斗巡护终端,虫情数据正同步至林业局指挥中心。去年以来,黑龙江密山实施森林草原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北斗智慧融入其中,显著提高了应急处置效率和巡护工作的覆盖范围和精准度,为区域生态安全构建起立体化防火屏障。
地面有移动终端,天上有植保无人机。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植保无人机能够显著缩小精度误差,精准喷洒农药,替代以往效率低、损伤植被的传统方式,让植被保护更加智能、高效、安全。
仰望星空,北斗卫星正与我们一同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新绿。随着北斗在植树造林、植被保护方面更加深入的应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也必将书写更动人的篇章。